沈帥青:放下電子奶嘴 走出戶外防近視
發布時間: 2017/12/29 00:25
最後更新: 2017/12/29 00:35
歐美年輕人近視比率較半世紀前倍增,東亞包括本港大學生更高達9成是四眼仔,環球眼科醫生及視光師近日紛紛呼籲,小朋友要放「低電子奶嘴」,多踏出室外曬曬太陽。
港孩愈來愈年幼患上近視,不少幼童小至4歲已有100度。即使及早介入或不致妨礙生活,但幼童視力一般惡化得更快,意味成年時更有機會近視深逾600度。世衞去年迫着發表報告警告近視的擴散已達「驚人速度」,更特別點名關注東亞,預測2050年環球勢逾一半人口近視,提醒深近視可致青光眼及白內障等眼疾。
美國兒科學會勸阻24個月以下幼童使用電子產品,惟本港衞生署早前公布,港童使用智能手機的年齡中位數只得12個月,快了足足一半。
老一輩常說太近看電視壞眼,科研屢指那是果非因,其實新世代手機板腦遠更害人。印度名校全印醫科大學(AIIMS)日前公布首都近萬名5至15歲學童的視力研究,發現他們只要每周至少玩7小時電腦或手機遊戲,一年後近視惡化比率即增加2倍,遠超每周讀書或寫字42小時(升1倍)或看電視15小時(無改變)。
主責的眼科教授Rohit Saxena指,人類眼睛為遠距離看東西而設,那時可處舒適狀態,要近看手機、電腦卻最花工夫,自然比電視更傷眼。
AIIMS發現,期內每13個近視加深的學生,近乎有12人是每日於戶外花不足兩小時。美國眼科醫生Christopher Starr指,手遊傷眼,正因兒童鮮少於陽光下玩。有學者認為戶外單是較光已足以減慢近視加深,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等近期研究,則相信一般室外才有的紫色光是護眼功臣。
科學界箇中機制仍莫衷一是,最多人相信太陽可促成身體生產多巴胺,繼而抑制眼球變過長這近視主因,倫敦國王學院教授Chris Hammond、俄亥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院長Karla Zadnik等近日齊聲建議幼童多跟陽光玩遊戲,最好未有近視就日花兩小時。
隨着愈來愈多幼童近視,未來勢更易遺傳至下一代,但Zadnik發現,即使雙親近視,小孩只要每周在戶外14小時,眼鏡比率即可降至2成,睇齊父母視力正常者。澳洲也曾有研究指,即使是同為6至7歲的華裔,悉尼小孩多於戶外活動,故僅約3%近視,星洲「鮮見天日」學童的比率卻近30%。
要避免近視,本港衞生署特別建議小童別在光綫不足的地方看書、看電視,眼睛距離手機、板腦、電腦應有30、40及50厘米,也該有充足戶外活動以助消除疲勞,再每年檢眼。各界建議大同小異,顯然只待小孩及家長認真遵從。
美國兒科學會5歲以下兒童流動裝置使用指引
- 未足24個月大時應避免任何流動裝置(視訊除外)
- 子女18至24個月大可開始認識裝置,但不應單獨使用
- 2至5歲每日最多玩或看優質內容1小時,避開節奏太快或暴力內容
- 不應靠屏幕來安撫小孩,以防他們無法學會自行控制情緒
- 睡前1小時不應看屏幕,父母亦不應於睡房、餐桌使用手機、板腦
近視小知識
- 環球15歲青少年中,東亞以69%近視比率稱冠,新加坡華人達86%,非洲的黑人僅5.5%
- 東亞人及白人9歲開始顯現性別差異,青春期後期女孩高1倍機會近視
- 科研團隊CREAM於2013年發現24個新基因風險,擁較多相關神經細胞、眼部發展等基因者,近視機會高9倍
- 俄亥俄州立大學分析逾20年數據後發現,若父母近視,子女又少外出話,遺傳會令6成兒童須戴眼鏡,但若每周戶外待上14小時,戴眼鏡比率降至2成,媲美父母視力正常者
- 小童有近視卻沒處理或成人太深近視,更易患上斜視、弱視、青光眼、白內障及視網膜脫落
撰文 : 沈帥青